工作总结

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“课程思政”改革专题调研报告 思想政治教育

时间:2021-10-09 13:25:36  阅读:

一、实施情况及特色亮点

1.全方位、全过程、全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

外国语学院党委认真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,在新生入学教育、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教育、学生党课、入党积极分子培养、预备党员转正党课教育、大学生集会、学生干部培训、毕业生离校教育、校园社团文化活动等,组织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,学习国家法律法规,学习校纪校规,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注重培养“国际视野、中国情怀、职业里手”复合型的外语人才。

2.修订人才培养方案,立德树人

外国语学院在专业的制定的培养要求中,确立了“为人”、“为学”和“为师”三个维度。强调 “践行师德”,在课堂和双语环境中,分解出中国情怀、践行师德、教育情怀等教书育人元素,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、政治认同、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。通过潜移默化,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立德树人。通过思政和教学的有机结合,让学生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栋梁之才。

3.课程设计坚持“两课”不动摇,在课程中融入家国情怀

外国语学院在课程设计中,构建通识类课程、专业课程、实践类课程、和教师教育类课程四大模块。课程结构体现通识教育、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有机结合;
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、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合理。各类课程学分比例恰当,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达到总学分的20%,学科专业课程学分达到总学分的50%。通过课程有机的融合,把提炼出中国情怀、教育情怀、践行师德等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,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最大化。

3.德育贯穿过程中始终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

在社会主义新时代,优良传统不能丢,核心价值观要弘扬;
作为师范生培养的摇篮,师德的培育是重中之重;
正确的三观确立是保障师范生走入职场、走上讲台的前提。无论是通识课程还是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,我们都注重树德立人,加强践行师德,在课堂上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师德教育。

1)渗透式

我们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,把师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生活的点点融合在一处,悄无声息地输入到学生的意识中。比如我们在《中国近代史纲要》中这门课中,我们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,分析中国近代史中中国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,结合习近平主席新时代理政的论述,坚定学生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、政治认同、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。

2)对比式

英语专业的学生很多情况下是在跨文化语境下学习的,对比是一种树立师德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很好方式。通过对一些文化现象的对比或者语言使用的对比,可以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,从跨文化语境中获取积极向上的正能量。比如我们在《高级英语》讲解《dull work》一文中,通过对中文文人创作痛苦的经历对比,如英国诗人弥尔顿在双目失明,人生落魄时却赢得文学创作的辉煌,这个经历与曹雪芹非常相似。通过这样的对比,我们可以告诉学生,人文的探索付出是巨大的,苦难是不可避免的,但坚毅的品格不能放弃。

党员教师刘婷婷的《乐趣,啊,乐趣,乐趣要了你的命》讲课获学校“课程思政”特色示范课堂建设三等奖;
10月14日大外教师胡静芳上大学英语课,把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内容有机结合,其教学效果受到随堂听课的校领导好评。

二、存在的问题

1.部分学生对“两课”的学习不够重视,认为与专业学习无关。

2.少数教师在进行跨文化教学时,对于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意识还不够强。

3.部分教师对于“课程思政”理解比较肤浅,工作流于表面。

4.学院由于教学管理工作安排多,对于课程思政方面的系统研究不够全面。

三、措施

1.召开专业教学的答疑会,从学业的角度阐明两课学习的重要性,让学生明确我们的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,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较强,这是一个意识形态的问题。在这个问题上,我们教育的立场始终如一不动摇。

2.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教育部系列讲话,明确“四个回归”的要义,并要求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,知行合一,为人师表,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,营造浓厚的教育情怀。

3.在教学实施过程中,加强教学内容的管理,不让西方的价值观占领我们的教育阵地,对待在教学中出现设西方文化现象,应坚持批评态度。

4.在学生学习的课外生活中,通过推荐学生诵读英文的红色经典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。比如学生学习英文版的《西行漫记》、《共产党宣言》等。

5.通过教研室和党支部生活的学习,加强教师们的意识形态和师德教育,从多层次和多角度地理解思政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,理解思政如何能帮助学生成长,成为国家之栋梁。

四、建议意见

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“课程思政”改革的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实效性的研究,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“课程思政”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实效性实施机制和策略控制。

相关热词搜索: 调研报告 改革 课程

版权所有:旺宗范文网 2010-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[旺宗范文网]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

Powered by 旺宗范文网 © All Rights Reserved.。冀ICP备20016797号